田埂边上的亭长,也起身,冲着自家俩小子,气呼呼的吼道:“没眼劲的娃子,还不快帮恁大兄,拽着两头牛看戏啊!”
“阿翁阿翁,俺们这就去。”
“对了,到了点就回来吃饭,今个该庆贺庆贺。”
“知道了阿翁。”
......
甲长一只手抱着一个最小的一个孩子,稍微大点的则是帮着他祖母背着几双草鞋和自己的玩具。老妪则是拄着拐杖,夹着编条,没编好的斗笠也顶在头上。
一行人,在周围人羡慕的目光中,朝着田野中央的居所而去。
一个里,不过二十五户,也就是一个小村子,占地两三亩。地势,要比周围的田地高上一点。里间,屋舍齐落,路径分明,周围一道一人高的土墙围着,也就防个野狼啥的。
村口外,倒是有一条两步宽的夯土路,延绵而去,一望无继。那是县里出徭役修的,连通全邑五个乡,五十个里,一千二百五十户。
没错,他们只是一个邑,但这个邑很出名。
镐邑。
当年大王临阵破敌五十万的镐邑。
(越传越没谱)
全邑也就两千户,剩下的一千户都在邑城里。
一个镐邑当然没办法跟国朝的政治中心相提并论,人家长安县下属了足足一百五十多个乡,光是住在城外的百姓就有十来万口。
而那大城里,住的也有三四万户呢。
五户一伍,五伍一里,十里一亭,十里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