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放心,职下这便下去准备。”
....
梗阳城不大,往常和平年间,也只不过居住了一千多户人家。如今大战一来,不是逃入晋阳,就是往南面逃了。甚至,逃入周境的也绝对不在少数。
至于现在,整个梗阳城只有几百个老弱妇孺。
但即便如此,三河兵们仍旧拉着这些人,筹备守城物资。
他们三河精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辈!
安安静静的准备了一天,赵军仍旧没有发起进攻。但愈是这样,就愈让人感到压抑。
三河兵们大多数都久经沙场,战前的压抑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可敌人准备的时间长,也就说明真正进攻时的力度会更大。
注视着赵军营垒一点点的建成,越来越多的民夫出入营垒,直到黎明再次降临。
随着赵军攻城主力出营,三河兵们也纷纷上城准备迎敌。
三百余人,守卫北门。
东门留百余人,西门、南门只有几名哨兵,防范赵军偷城即可。
其余士兵,都在城内,或准备守城器械,或养精蓄锐,随时等待军令上城作战。
盛开一身披挂,拄着剑,立在北门门楼。
赵军阵型也在一点点靠近,约莫一千将士携带着几十架简易云梯,行进在最中央。紧随其后的乃是一千弓弩手,手握弓弩,背悬箭囊。其左翼距离河岸不远,故而只有二百余骑护卫。而右翼,赵军足足布置了两千人,分成数个军阵,掩护着攻城部队。
后军与中军在一起,刀矛弓弩皆有,列于后。
再后面便是民夫了,密密麻麻,数之不尽。
小小的梗阳城,在这支大军面前,宛若扁舟,一击即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