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大军交战,胡骑不比中原骑兵甲械精良,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挪转展现自己的技术。故而,多是败绩。
但几人,几十人的交战规模,显然还是胡骑占尽便宜。
两军斥候,交错混杂,不断地为身后的大军开拓视野。
数里之间的区域,全都是斥候在相遇、交锋,直到击败对方,继续前进。
雁门关地处句注山之中,扼守着唯一一条连接雁门与晋中的要道。
扭扭曲曲的山道,莫说是万余人了,便是数千人的部队,都难以行进。至于处在险要的雁门关下,更是最多只能供应数百人进攻,大军完全施展不开。
当然,雁门关是一座要塞,更是一座要塞群。北面的山道、南面的山道之间,更是横着十几座军寨。
南山口,显然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地方。
赵军自戍夫山西进晋中,早就传到雁门郡治。新任郡守与驻扎在雁门郡的北军主将王服商议一番后,早早便安排人马南下,驻守南山口。
如今,坐镇在南山口的正是张辽。
北军甲师甲校校尉!
再度掌握军权,虽然职位以及权利都比在晋王麾下低了很多。但对于被拘禁在晋阳城内数年之久的张辽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生。
站在南山口军寨寨楼上,眺望着外面的局势,张辽不由得心中逐渐激动起来。
东南蹄声震天,定是自家的骑兵来援。而东北方向,也是雷声滚滚,必是赵国所属的乌桓骑兵。
不需要看到,张辽心中都能知道即将碰面的两支军队,都是何等威势。
夹在中间的南山口,便宛若那惊涛骇浪之下的舟船。是安然无恙,还是风雨飘摇,就看这场仗怎么打了。
打的好的话,赵军几无反手之力。打不好的话,那就是赵军势如破竹,直逼晋阳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