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袁绍同样清楚。
幽冀世家豪强众多,不逊于中原。袁氏能够在冀州有如此深厚的威望,靠的就是当年祖辈的努力。
赵国能够成立,离不开冀州世家。
自己能够做大,也离不开冀州世家。
当初能够一语而降王芬,更是世家的鼎立相助。
自己当然也知道世家私兵所带来的不稳定,也知道田丰方才所言,乃是为日后着想。
但此时此刻,收拢世家私兵,很可能会造成反面结果。毕竟,自己那个弟弟,便在大河对岸啊。袁氏嫡支,也近在河洛。
“王上,臣近日来觉得周国所置总参寺甚善,集诸贤之才,假以庙堂之算,于军于政于国,皆有大利。此外,长公子年岁渐长,也当多募贤良,为国效力。仲公子及小公子,亦当寻良师教导,引为栋梁矣。”
田丰又言,众人面色又变。
袁绍的脸色也顿时好了不少,知道田丰说的便是给予世家的利益。一场交易,让世家有利可循的话,或许可以做到收敛私兵。
毕竟,只要自己的赵国不亡,世家豪强手中的私兵,确实没啥用。除非是一个个心怀不轨,想要聚兵叛变。
当然,这件事还得看诸世家的意思。彼等若是不愿意交易的话,自己也不能强来,社稷为重啊。但若是举事逼急,自己也不是老好人!
想到这,袁绍抬头看向审配!
没办法,殿内河北出身的人只有田丰、沮授、审配三人。田丰既出此策,自是不用多问。沮授嘛,家中莫说私兵了,仆役都只有二三人而已。唯独审配,出自魏郡,宗族皆在邺城,私兵千余,佃户不知几何。
审配也爽快,当即言道:“启禀王上,臣幸得大王看重,委以王事,厚爱有加。今国有危局,臣自当万死以报王上,更遑区区私兵尔。臣宗族子弟、私兵,皆望眼沙场,为王上效死。室内千金,囤中谷栗,自当悉兹国事。”
“正南忠士,孤与得之,何其幸哉!”
审配不含糊,袁绍当然也不会吝啬,赞赏了一句审配后,又立即言道:“审配忠耿于国,孤又岂会寒忠臣之心。制诏,着冀州治中从事审配司总参一职,择日选拔贤才,统筹总参寺司务。”
“臣拜谢王上,王上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