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将,职下以为粮营所设,颇有不妥。国朝大张旗鼓于高陵运粮,必然已被汉军察觉。一旦汉军密遣精锐偷渡大河,袭吾粮仓,如此连营,首尾难顾啊。”
“那依伯道之意,当如何布置?”
“营寨已立,谷栗数百万石,想要再挪营,空耗人力物力。所以,只能多布兵马,加强防务。职下恳请,抽调民夫营中青壮,配齐甲刃。再收缩各处民夫营与粮营四周,以为屏障。”
“好,伯道权且安排,稍后某遣信骑,报于长安。”
“多谢将军,如此昭可保粮营无恙!”
得到周瑜的许可,郝昭立下决心,信誓旦旦的言道。
安排好诸事后,高陵城外营寨顿时沸腾起来。第八军将士磨刀霍霍,收拾行装。最先行动的便是第二师数千人,备齐几日干粮后,立即向东面临晋进发。
中军八千余将士,连带着随军押送粮秣的两万余民夫,于次日方才出营。
主力东去后,诺大得营寨只剩下郝昭的第一师,不到五千人。想要将方圆十余里的大营面面俱到,显然不是易事。
午时未到,郝昭便使帐下几个曲,进驻重新划分的营区。随后,又责人于民夫之中,挑选青壮,协助本部兵马防守。
不过五日功夫,蒲坂渡口便已是人山人海。除去周瑜率领的民夫和军队三万余人外,还有征发自河东的民夫,协助运输粮秣。
由于此段大河并未冰冻,十几道浮桥,横在河中,其上人马车驾通行,看起来颇是壮阔。
大河东岸,率先渡河的张辅所部,留下一座简单的营寨,功后方主力进驻后。便分兵两部,一往汾阴,一往河东。
而在北面,滚滚南下的汉军,已经占据杨县。前锋兵马,抵进襄陵城下。
襄陵城内,严颜率领第一军中军及第一师主力,扎营城外。又使第二师进驻平阳,与主力互为遮掩。
似乎周军的打算是要各处设防,阻挡汉军的脚步。但,河东的地势,如此部署很明显没有任何用处。
自西河南下的匈奴铁骑,轻而易举的就攻破了残破的蒲子县城,接着一路顺势南下,劫掠四下乡里,补充粮秣物资。
好在河东准备的还算充足,蒲子以南,平阳以北,方圆数百里内,早就派遣人招呼百姓撤离,或者逃避山中,以躲兵乱。
如此,也就代表着匈奴骑兵南下沿路,几乎毫无阻挡,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