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句话,老仆接过书信,转身退下。佝偻的身躯,在这一刻,也仿佛回到数十年前,那般的健朗挺拔。
韦端沉默不语,摇头沉吟:“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啊!”
韦家尚有如此忠仆,更何况大王乎?
没多久,一少年郎便阔步来到韦端所在的屋舍。
“仆拜见主君。”
十七岁的小郎君,正值风华盛茂,锐意十足。一身劲装,更添几分雄健之资。
“恢儿,稍后汝去寻康儿。日后,便随他在尚书台,使个刀笔,如何?”
韦端轻点一句,张恢却有些发愣。韦氏眼下的局面,不用自己多说,谁都明白已经有点难翻身了。国朝还会允许韦氏的心腹之人,进入到尚书台这重要的官署之中?
区区一个刀笔吏算不得什么,可近日来大王连朝会都不召开,每有要事皆是召之心腹,余者皆不得而至。从此间便能看出,王上对于闹事诸世家的防范有多重。
毕竟,朝会不开,主君这位太常卿以及在朝的世家子弟,便无法直接向大王施压。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还能允许自己进入尚书台?
张恢可不相信调查司会查不出自己的身份!
更何况,尚书台是何等地方,莫说一刀笔吏,便是一杂仆,都不是自己韦氏奴仆所能充任!
“主君,仆唯恐入不得尚书台尔!”
张恢想了一下,还是打算先询问下主君的意思。有些事,自己并不清楚,也许主君有这般手段呢?
“这一点恢儿不用担心,骤时大王会召见汝。旦有所问,如实答复即可!”
韦端微闭着眉目,安排说道。
张恢轻皱了下眉,心中有些疑念,没有多问,拱手言道:“仆谨遵主君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