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虽然重兵囤积在外,可却没有爆发战事,民夫调用不多,对于境内收成也未曾造成影响。不过,六月天的异变,还是使得产量跌幅不少。又要照顾百姓,略减赋税,国库比之去岁的少了四成左右。
而其余势力,一如晋汉、赵国、齐国、扬州、益州,都历战事,产量大减。
晋汉还好,有着吕布、轲比能劫掠幽州,不仅给赵国添了很大的麻烦,还使得晋汉朝廷免了两万多骑兵近一岁的供养。与大周一样,亏的不多,勉强可以接受。
赵国就比较惨了,先前战败不说,幽州千里边防可谓是处处漏洞。能拦住敌骑大军南下,却无法兼顾那些小股敌军的侵入。
冀州还算安平,再加上与楚国的交战大胜,也恢复了不少士气。可酣战岁载,消耗的粮秣不计其数。
不过有着青兖二州,河北之地缺不了粮食。
楚国情况比起周边势力,可谓是好上太多了。基本上战事都发生在产粮区之外,河洛地区人口刚刚迁徙而来,收成肯定不会高。但自有的豫州、江淮之地,皆良田遍之,硕果累累。
其盟友齐国陶谦,一样也是如此。被曹操劫掠了数县之地,但影响不大。徐州所属县邑,何止百计,膏腴之土,比目皆是。要不是军队委实不给力,一直打不了胜仗,就凭占据兖州的曹孟德,能跟自己耗?
好吧,军队战斗力实在是硬伤。
于是乎,齐王陶谦,借楚之道,遣心腹之人,密入丹阳,想要招募丹阳精兵,来补齐不足。
煌煌大齐,口户颇众,钱粮济于天下。可国朝精兵,独有三千丹阳兵和近万的泰山贼。
一帮整天躲在山中的蟊贼,却成了大齐军方的门面,多少显得有些尴尬啊~
好在,陶谦跟刘繇的关系还算不错。两方虽处敌对,但并不影响二人相交。再加上,刘繇纵是投靠了袁绍帐下,可仍旧是汉室宗亲。对于袁绍的些许行径,多有不满。若非局势难为,岂能攀附此般僭越之徒。
再者,二袁相争,天下乐见。也顺便跟陶谦打打关系,只要其不发兵南下,面对气势汹汹的袁术,打起来也能减少很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