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纲、公孙续。
四人都在阵中,注视对方,距离遥远,看不到其军旗号,不知对方主将是谁。
或许是天意如此,原本打算观察公孙瓒军部署后,再决定鞠义所部放在何处。却不想,两者天生注定,一在其军右翼,一在其军左翼。
正在对面!
连调整部署都不需要了。
严纲望着对面区区三四千人,冷笑一声。这袁绍,当真看不起自己麾下的白马义从?居然只派三千人阻拦,哼!
而鞠义,则是盯着那三千白马义从,目不转睛。身前木楯之后,八百身披轻甲,手端强弩,腰配环首刀的先登死士,正严阵以待。
身后还有袁绍派来支援的两千弓兵,以为张弛,补充强弩发矢空隙。
袁军左翼文丑所部,领军一万余人,木楯、大盾、戈矛手依次而列。后方亦有两千弓手,压住阵型。
八千精骑,对于一万步兵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即便是步兵结阵之后,骑兵冲阵伤亡会很大。可那需要数量远超对方骑兵兵力的步兵,像现在这样两军兵力几乎等同,那几无胜算!
不过,这场战事的关键在中军。
至始至终,袁绍都不认为鞠义能够仗着八百强弩和两千弓手,能够击败白马义从。因为,全军主力,皆集中在中军。
而两翼,实际上只是起到牵扯的作用。只要能够从中军突破,任凭公孙瓒再多骑兵,也只能退走。
如果说想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公孙瓒之子公孙续了。
作为公孙瓒势力目前的唯一继承人,又与父同在沙场。公孙续,不得不多多思考一些。
拦在自己前面的只有一万步卒,袁绍不会这么傻。毕竟也是闻名天下的人物,即便没有经历过沙场的人,也不会认为万余步兵,能够对抗八千精骑。
至于白马义从对面的数千袁军,怎么可能如此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