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乱一起,受害最大的还是黔首。记得数年前,自己离开凉州,前往冀州任职时。这西县虽非大县,可亦是有口户四千余。
一场战乱,死去的加上出逃的,好好一座城池,尚不及当日半数。
从西县的状况,甚至可以想象到整个凉州的情况。原本拥民二三十万户,口数七八十万的凉州,现在能有一半人都算是好的了。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更加糟糕的情况是,整个西县境内,除了那五百将士,再无一丁壮。
即将到来的春种如何办?
战火未熄,青壮皆在前线,靠着这些老弱妇孺,能种几亩田地。
坏了春耕,凉州又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罢了罢了,明日且先去冀城,问一下高子明在何处。骤时,再与其商议一番。
次日一早,阎忠就匆忙往冀城而去。
抵达冀城后,径直入郡守府,求见府君。
时任汉阳郡守的正是冀城杨氏家主杨衡,作为第一批响应自己的世家,又是姜氏姻亲,高诚自然有所厚待。
刘宏赐予的加印空白诏书内,高诚填上杨衡之名,附上汉阳郡守之职。
于是,杨衡一跃成为府君。
其他几家家主,只是委任军职。毕竟军队数量一多,能用的将领却是不足。这些世家家主,虽然不通兵法韬略,可是能够与自己站在一起,便足够了。
汉阳郡内各级文职,以及各县县令、长、丞,用的皆是冀城世家子弟。便是那刺史府中空缺的文职,也被高诚硬塞了不少进去。
州刺史、别驾从事等一些特别重要、敏感的职位高诚没有去碰。
“报府君,外面有一人自称阎忠,前来拜见!”
杨衡正在处理政务,战乱后的汉阳郡百废待兴,诸事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