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候没有受盖勋前言影响,反而精心劝降盖勋。
盖勋摇了下头,笑着说道:“勋虽不才,尚知华夷大防。李文候,陛下待汝等湟中义从胡不薄,使汝等远离荒蛮,得幸文明。尔等不思报恩,反恩将仇报,还有何面目存于世间。”
“使君此言差矣,吾等出自西羌。去年大灾,牛马死伤无数,牧民难以存。尝试耕种者,受尽汉家贵人欺凌,怎地不见陛下施恩?”
“如今李某应西羌数十万民之请,举兵伐暴,诛国之奸贼,清君侧。使君何不顺应凉州民心,天下人之心,与李某同志?”
“哈哈,笑话!”盖勋听着李文华孱乱的大义之言,大笑一声,当即喝道:“家有家法,国有国法。纵是奸贼横行,自有忠臣之士持国法惩之。汝一胡夷,举兵叛乱,勋不屑与谋。今日固死,勋心甘情愿!”
“哼!”
李文候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众多羌兵顿时奋勇上前,围起盖勋与那十数名汉兵。
厮杀声片刻之后,便消弭于耳。
自此,城内再无抵抗。数万羌兵进入内城,四处劫掠,好不快活。
李文候并没有入住刺史府,反而挑选了一处比较干净整齐的院子住了进去。
对于将士们的行为,李文候好像没看见一般。不想管,也懒得管。
攻城两月,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个煎熬,更不用说这些时刻冲杀在前的士兵了。让他们放纵一下也无妨,反正现在凉州就只剩下城外的数万汉军了。
高子明?至今未曾见到有人汇报,想来这厮或是早早逃出城了。
不过,无伤大雅!
高子明出城后,定然是往城外的汉军营地而去,继续指挥大军。
哼,也不想想,没有城池遮掩,吾李某可不怕汝这四万步卒。
当高子明的威胁不再放在心上后,李文候不禁开心起来。同时,又找人去通知城外的北宫伯玉,共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