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快速的内线突破,直接打了邓肯和大卫罗宾逊一个措手不及,奥尼尔在两人包夹之前,冲进到禁区内完成了暴扣。
至于之前奥尼尔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进攻方式,原因也是在于徐亮在体能充沛的情况下,完全能够顶得住奥尼尔的一次撞击。
而如果直接进行突破的话,徐亮完全可以做到跟着奥尼尔的脚步,完成对奥尼尔进攻的强烈干扰。
打到现在,徐亮也上场接近30分钟了,并且一直在场上和奥尼尔这个巨无霸进行对抗。
体能消耗比较严重,这一次的撞击直接影响了他后续的防守脚步,并没有能够在奥尼尔完成突破的时候,跟上奥尼尔完成干扰和防守。
波波维奇看着徐亮这一次防守的脚步已经出现了不稳的迹象后,也是很果断的叫了一个暂停。
接着在暂停期间,波波维奇重新安排防守,防守奥尼尔的队员由徐亮换成了邓肯。
这场比赛,因为邓肯在防守端不怎么需要顶防奥尼尔,保持着对体能的控制,到现在为止仍然能留存足够的体能来进行攻防两端的发挥。
接下来这场比赛的时间也不长了,邓肯剩下的体力完全足够其在顶防奥尼尔的情况下,仍然维持自己进攻端的强大实力和表现。
暂停回来后,马刺队先进攻,仍然是徐亮在外线作为一个炮台吸引湖人队的内线防守。
而这一次,邓肯直接卡住奥尼尔接球开始进行单打。
要知道,第四节比赛到现在,邓肯就没有进行几次单打,更多的是进行战术跑位来寻找空位投篮,或者直接攻击篮筐的机会。
而在这个时候,邓肯选择对位奥尼尔一对一单打,也是有两重考虑。
一是徐亮和大卫罗宾逊一个本身是重型中锋,一个是年龄大了,都在体能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和枯竭。
很明显,这个时候仅仅只是打配合的话,马刺队的进攻效率不一定有邓肯单打的进攻效率高。
另一方面,就是邓肯考虑到奥尼尔这场比赛已经上场接近40分钟。
很明显奥尼尔的体力也已经接近见底,这个时候以邓肯还算充沛的体力来对上体力见底的奥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