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家!”杨铭应了一句,问道:“住哪儿?”
“书房街!”被杨铭看的有些不自然,寒雪赶忙回了话。
然后骑车边朝着书房街行去。
书房街位于成都市中区与城西相连的位置。
放在以前,也就是清朝以前,书房街便是四川乡试的贡院所在,故而得名。
正因如此,书房街与其他街道不大一样。
街道同样是街道不过却要窄的多,整条街都是由青石板铺就,而且非常干净,和其他街道的脏乱差比起来简直就如天上地下之别,有点像后世成都所谓的宽窄巷子的味道,但是却又不尽相同。
这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街道两边的住户清一色都是那种安置了门厅的商户门脸。
所谓门厅,(百度可以搜到四川的古建筑,大家可以看一看)就是在大门外还有一个类似于客厅的结构,上面是楼,下面呈三开门,左右贯通,行人走路之时便可以由门厅过道。
当然,实际上也是当时读书人和一般普通百姓的区分。
毕竟能进入这书房街的人大多都是身怀功名的读书人。对读书人而言自然是走大道,百姓就只能走门厅两边的小道了。
因为路道狭窄不好行车,杨铭就没有让司机将汽车开进街道,而是选择和寒雪一起进去。
寒家就在书房街的中段位置,距离街口约莫只有两三百步的距离,两人一前一后很快就到了。
杨铭借着月光看了看门前的景象,很有书香门第的感觉,特别是门口那对一人多高的石狮子无疑说明了龇花当时提供消息的准确性。
这寒家当年还真是不简单,家中以前应该出过功名,只是恐怕就连他们的老祖先人都没有想到结果生出了那样不争气的儿子。
寒雪敲了敲门,杨铭透过门缝依稀还能看见门边有烛光闪动。
很快,门里边有了动静,便听见有人询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