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添油加醋被写入话本流传坊间,诸如“吴家大少爷为追寻真爱不惜与父亲反目,宁可放弃继承家产也要守护终生幸福”,在市面上颇受欢迎,一度荣登当地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故事榜首。
当然,作为话本主人公的吴启离家多年,并不知晓他已然成为本城最受欢迎话本角色。真是为沉迷故事的公子哥小姐们惋惜,如此这般就与故事正主擦身而过。
向前又是走了片刻,终于看到一处门面——“云海楼”,想必这里就是最有名的成衣铺了,当真隐于云海之间让人好找。瞧着倒是秀雅,只是成衣铺以楼为称甚是罕见。
吴启拉着小玉进去。店里铺满各色华丽布匹,四周墙面挂着样式繁多的成衣。成衣选用上乘面料,手感丝滑,还泛着光泽,纹饰手艺精湛,一看便知价格不菲。也不怪这店能开在这种地界。
见有客人来,掌柜停下手中的笔,对着这二位细细打量。
陌生面孔应不是本地人,装扮朴素亦不是富贾之家。并非掌柜自傲,来他店中非富即贵,这二人无论如何都不像是会来这里的客人。
吴启察觉上下打量的目光,未有退避之色。本家从商多年,这种小生意人想的什么,他一清二楚。
即便这十几年在外,从小锦衣玉食养出的贵气断然不能被外人小瞧了去。况且今日之行乃是为小玉挑选衣裳,其他的事他懒得理。
这掌柜多年混迹生意场,察言观色最是擅长。况且常年与美艳贵妇打交道,更是知道怎么哄人开心。
来者即是客,好生招待绝对错不了。
掌柜对着二人眉开眼笑,问道“不知客官您是选布还是裁衣?”
“裁衣。”吴启这些年在外生活,练就不少本领,这些在府中从不曾习得。可是对一个大男人而言,裁衣一事他的确搞不定。
“不知客官想要怎样的衣裳,我店上有一些款式供您挑选,若是不满意也可以按照您的需求专门定做。”
“定做?”吴启扫了一圈墙上的成衣,美则美矣,却都不适合小玉。
“是是是,面料、纹饰、风格全由您来选择。材料不必担心,只要您定金到位,但凡您提到的,小店绝对能做到。这一点毋庸置疑!”
掌柜轻拍胸脯打起包票。敢来他这定做的都不是简单人物,至少不差钱,此等肥羊必须不能放过!
许是吴启这么些年都没再碰过老本行,在水禾村又做了许久的大夫,一身儒雅书卷气。
掌柜混迹生意场多年,向来看人下菜碟。按理说越是想做成一门买卖,就越得沉住气,不能把真实想法表现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