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刘信做这些,他本人其实还是承受了相当大的风险的。毕竟,历史上许多说客在劝说之前,都要面临被烹杀的危险。
但一旦劝说成功,却也是十倍百倍的利益。
田横被他的护卫们带走了,彭越安排人把他们送到岸上。
彭越既然放弃了与齐国合作,便主动提及该如何与沛公合作了。刘信要求彭越出兵,帮助自己平定楚地叛乱。
彭越问刘信道:“君侯既然是为沛公来,为何却还要我为项羽办事?”
刘信淡淡一笑,道:“彭公既然要留在巨野泽搞游击,至少也该出去摸熟一下路线吧。”
刘信与彭越约定两军会合沛县,便要告辞,彭越同样派人送刘信去岸上。
刘信离开后,彭越立即派人把自己的一班手下叫来,通知他们做好准备,是时候再次踏上岸,展现一番自己的实力了。
彭越自上次从定陶回到巨野泽,便开始推行军制,提拔了各大小校尉,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班底。
不能叫唤自己“大当家”的了,要叫自己将军。二当家、三当家、四当家、五当家一直到十八当家,统统改称校尉。
在这一十八名校尉中,宋襄最得彭越的器重。宋襄来巨野泽最晚,他本是宋义的儿子。宋义被刘信杀害后,宋襄便离开了彭城,阴差阳错进了彭越的土匪窝。
宋襄继承了他父亲的一些小聪明,说话往往有惊人之语,十料九中。就拿这次来说吧,宋襄同样反对彭越与齐国结盟。只是他反对的声音比较微弱,没有刘信这样的大咖声音响亮罢了。
可如今,随着刘信校正了彭越的行为,彭越也忽然想起,自己队伍里也有这么一人,提醒过自己不要与齐国结盟。
彭越留下宋襄,将今日堂上的事情与宋襄说了,询问道:“你认为我该不该听从刘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