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时间内,太学院就摸索出了两首战诗,众学子士气大振,开始隐隐把握到创作中的一些规律。
这首《咏怀》同之前的《与子同袍》一样,其原初手卷也得到了文曲星的赐福,重如铅汞。
陆宽撕开原初手卷后,果然也有漫天白气朝他涌来,赠予他天赐祝福。
随着白气从手卷中消散,原本手卷上的遒劲文字失去了字字珠玑的宝光,变得黯淡和普通。
看着手里的诗篇,陆宽不由自主地吟诵了出来。
《咏怀》
壮士何慷慨,志欲吞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很明显就能看出来,阮嗣宗的这首诗是在歌颂在战场上与仙人激烈厮杀的大夏将士。
此诗前八句描绘了壮士的英武风采,手挟乌号之良弓,身着精光闪烁的明光之甲,形象鲜明,描写生动。壮士为赴国难而远行服役,不顾一已之生命,宁愿身死魂飞,为国捐躯。
这样慷慨激烈的情怀,令人读之动容,油然而起崇敬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