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说完就跑出了大门,李巧云看初二要跑,急忙就追了上来,
“不行,必须写完作业在出门。”
等李巧云从厨房里出来的时候,初二早就跑出了大门。
“你也不管管他,还没到家,就又跑出去玩。作业也不写,以后学习成绩怎么能好。”
李巧云没追上初二,只好把火发在初世民头上。
“不想写就不写了,一会吃过饭在写吧,反正他们一年级的作业也不多,刚放学,歇歇在写也没有啥大不了的。”
初世民回到书房,开始备课,初一就在爸爸旁边写起作业。
初二一溜烟的跑出家,直接去了前街的广场上,今天广场上的孩子人不是太多,这个时间基本上,孩子们要不就是在家吃饭,要不就是在写家庭作业。只有三五个孩子在广场上学骑自行车。
1986年12月1日,中国第一个自行车生产集团“永久”自行车集团成立。自此以后,“永久”牌自行车就成为了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同时也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心中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之一。
在当时,谁家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其份量不亚于现在的一辆小汽车,当时的自行车一般都是二八大杠,大块头自行车,可以承载很重的东西,大人们也经常把自行车推出来,不定期的清洗一下,给自行车的链条上上油,用水清洗一下。
那时每日上下班时的自行车洪流异常“壮观”,因为在当时很少有小汽车的时代,自行车流显得是那么激荡滂湃,这便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形象,一个“自行车的王国”。
永久牌自行车,也记录着一个个家庭的面貌变化,永久牌自行车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记忆,也是上世纪中国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初二看着几个小伙伴在学骑自行车,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就跑过来也要骑,学自行车的几个小孩都比初二岁数大,个头也比他高不少,大概在十岁左右,就是这样骑自行车腿也不够长,他们先是一只脚踩在脚蹬子,通过另一只脚传递动力,然后握定车把、稳着车架、斜着身子,把小腿穿过横梁下方,空当努力去够脚蹬子的练车。
初二看他们骑的挺开心的,就过来也要骑,那几个小朋友肯定不想让给他骑,主要是他们害怕初二个头太矮,力气也不够,容易把自行车搞歪,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