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中活计,赵高思考了一下,在心里组织好措辞,方才朝着嬴政,道。
“王上,公子从一开始便是以赫赫武功扬名天下,当封武,公子不论是邯郸之战大败李牧,还是九原之战,亦或者如今西北之战,皆是为了大秦。”
“公子又建立学宫,让大秦不断地变化,假以时日,必然会有齐国稷下学宫的盛况。”
“以臣之间,公子有定国安邦之能,所以,封爵之名,以武安为最佳!”
闻言,嬴政愣怔了一下,开始认真考虑:“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最早出自西周,历朝历代国之能安邦胜敌者均号“武安。”
“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公子高有此能力。”
见到嬴政高兴,赵高迟疑了一下,然后朝着嬴政,道:“公子乃王室中人,可以赐君之名。”
“与此同时,公子乃当世战神,蟒雀军与万胜军以及万岁军之主,战功赫赫,当封侯,以激励三军将士。”
……
封侯!
封君!
这一直是大秦朝廷之中,对于功臣而言,最大的奖赏。但是从孝公变法以来,一百多年里,只有商君卫鞅一个人做到了封侯又封君。
对于此,嬴政虽然有些意动,却心中有些迟疑。
一直以来,大秦王室之中,属于储君只有封君的先例,却没有封侯的先例。
盖因,大秦王室之中历代看好的储君,除了武王好战之外,几乎没有一个战功赫赫,一如嬴高。
就算是英雄如武王,却也不如此刻的嬴高,可以说,嬴高打破了一个规则,那便是历代王,不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