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一会便做好了, 三人的面同时出锅,盛在面碗里摆在一起。
杨明杨怡两人的面条泛着微微的黑色,还散发着一股药味, 虽不难闻, 但难免掩盖了食物本身的香味, 在这两人的对比下, 米味做的原本就好看的面条显得更好看了,白乎乎的面条粗细均匀, 白中微带金黄,汤汁中洒落着细碎的葱花和香菜点缀,再配上金黄的蛋花, 白的绿的黄的, 特别好看。
颜值这一项就很突出了,杨明兄妹两看的微微一愣, 脸色微变,再加上米味的面碗中散发出的难以言喻的香味,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嗅觉, 让他们自己都忽略了自己做的面条。
卖相和味道都不如对手,杨怡强撑着面子不服气道:“你的面里没加药材吧!你怎么不加药材?”
米味反问:“谁规定吃食里要加药材的?不加药材就不能吃了吗?”
“额.......”这个问题一时间让两人有点语塞,杨怡支支吾吾道:“可, 可就是要加药材的,老祖宗就是这么做的, 加药材对身体好。”
米味明白,这种思想在这里人的心里根深蒂固, 就像传统中国人原本都认为吃食要煮熟了吃一样, 殊不知人家外国人吃生鱼片吃半熟牛排吃蔬菜沙拉等生食吃的飞起, 只有真正接触到不同的饮食文化后人们才能逐渐接受并喜爱。
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截然不同的饮食进入他们的视野, 从而让他们习惯并喜爱。
米味循循善诱道:“想要对身体好可以单独熬药喝嘛,为什么非要在吃食里加药材呢?这样很影响食物的口感,食物带着苦味怎么能好吃呢,你们的面条就是因为加了药材才拖了后腿。”
“那,那.......”杨怡想不出反驳的话,只好道:“那要是我们也不加药材,肯定不比你做的差。”
米味:“那行啊,你们再做一份不加药材的,咱们再比比。”
两人挣扎了一下就同意了,回到灶台去重新做面,这一次抛弃了加药材的习惯,做了一份正常的面。
做好后,三人开始互相品尝对方的面。米味率先尝了杨怡和杨明做的,发现不加药材之后他们的手艺还是可以的,果然不愧是能当圣医殿大厨的人,要说缺点的话,就是面条还缺了点劲道,调味料也寡淡了些。
而杨明兄妹两在尝了米味做的面条后,具是一愣,除了不可置信之外,浑身还充斥着一股羞愧感,原本他们觉得自己做的面条肯定比米味做的好吃,结果现在却被实实在在的打脸了。
跟米味做的一比,他们是手艺差远了。
两人心里的傲气在这碗面条中彻底被瓦解,杨明更是脸红地对米味道:“对不起,我们刚刚不该看不起你,就算不加药材我们做的面比起你的还是差的远,你做的面条特别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我自己也做不出来。”
杨怡更关注米味的面条是怎么做的,迫不及待问:“你加了什么进去?为什么味道这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