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宵夜,众人准备去休息。
林淼还惦记着第一季故事的数据,他登陆进去。
一个提示的小红点在他账号的头像上。
点开。
是网站编辑的信件。
编辑问他,90后抗疫故事系列微纪录片的第二季什么时间发布?并且建议林淼尽快。
林淼有些唏嘘。
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如此待遇,连网站编辑都在为他的作品而上心呢。
多少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谁不喜欢被重视呢。
林淼略微思索,当即决定,将已经做好的第二季、第三季和第四季,一共十集,同时发布!
这不是冲动,而是完全出于直觉。
网站编辑的“催更”提醒林淼,他冥冥之中等待的那个“时机”到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作为编辑,一定掌握着自己网站的后台数据,并有着准确的大数据分析。
否则,不会轻易给林淼下“催更”通知的。
善于借力,通过别人的专业来成全自己,对一个创业团队来说,自然是相当重要的。
既然发布成了必须的,那林淼为何一下子发三季十集呢?
会不会有点多?
林淼的想法是不多。
他的依据是这样的:距离上次第一季的发布已经过去了6天的时间,也就是将近一个星期。
这段时间,等于是让这个网站的活跃用户都有可能已经点击了第一季的片子。
目前,第一季的4集片子的平均点击量是35万。
从这个增长的态势上来判断,这可能已经接近活跃用户的天花板了。
这是一个判断。
其次,市场的饥饿效应已经达到。这个度要把握好,间隔时间太短的话作用不明显,间隔时间太长,又容易适得其反,因为观众会遗忘的。
这个度,林淼一直在琢磨,而编辑的后台信息就是一个信号,时机到了。
所以,既然要不走寻常路,那就一定要带出超然的节奏出来。
不能一板一眼。
如果这次投放是一集,二集的话,观众自然会形成一个心理暗示,这个系列的发布周期会在一周左右。
而如果这次一下投放三季十集,观众不会去想这是樱花社倾囊而出,只会觉得刺激。
因为出乎意料。
这就是做事的节奏把握问题。
林淼主意打定,将三季十集一一发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