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北境国的各种豆制品加工业十分发达,否则那么多大豆只怕要砸在手里。
至于别的粮食北境国也有,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山国提供的。
中山王刘弗陵,传言中跟北境王的关系十分不怎么好,听说当初他从齐王改封中山王就有北境王的手笔在内。
所以哪怕中山国跟燕国还有北境国都接壤,之前刘谈也没怎么跟他有过联络。
结果没想到中山国这次竟然以极低的价格将粮草卖给了燕国。
刘谈听闻之后转头问李息:“他有没有说什么?”
李息摇头:“卖给我们粮草的都是一些商人,说是为了驱赶乌桓尽一份力,殿下您看……”
刘谈摇头失笑:“无妨,他不说就当不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再说。”
因为中山国将粮食的价格报的很低,无形之中就让军粮的储备十分充足,李息估摸着,至少坚持一年没有问题。
不过,就算真的能够坚持一年,李息也绝对不会这么做,他担心超过三个月北境王殿下的耐心就要告罄了。
刘谈转头看向李息问道:“你怎么安排的,兵分两路谁带队?”
李息略一犹豫说道:“臣……臣觉得,海路这边应该让卫登李陵二人带队,北边直驱乌桓那边让臣来比较好,毕竟深入对方腹地,还是需要小心谨慎一些的。”
按照李息的想法,既然是薄奚氏做的事情,那就直接按着薄奚氏打就行了。
只是他们家殿下明显把帐算在了整个乌桓身上,那还能怎么办?他也只能听命行事了。
刘谈笑着问道:“不想去战船上威风一下吗?这可是能记入史册的。”
他还真没有乱说,这艘战船算是造船技术改进之后的第一艘战船,也是第一次出战的战船,只要能打赢,以及将来大汉能够在海上取得制霸权,那么这艘战船以及第一次带领它出征的人必定能够载入史册。
李息有一瞬间的纠结,能够青史留名的诱惑比什么都大。
哪怕当年他西征匈奴也肯定能够留下名字,但更耀眼的是卫霍二人,他就属于那种跟在这两个人身后被随手一记的那种。
能够作为将领被记载,谁都无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