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父亲的土地母亲的河> 第四十章 秋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秋游(3 / 4)

伍艳丽丝毫没有难堪,接着问:“在河里拖着一条三十多斤重的大鱼,一定很好玩吧?”

柳晓楠说:“不好玩,像跟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摔跤一样,精神高度紧张。”

伍艳丽不断地询问农村小孩子都懂的问题,柳晓楠耐心地做着解释,累并快乐着。

下了第二个夜班,白天晚上连轴睡,第二天早晨才觉得缓过精神头来。六个人相约在厂医院门口集合,董小军背上吉他,王萍带上傻瓜相机,到齐后一同乘公交车前往老虎滩。

下车后,董小军柳晓楠去买鱼饵,另外四个人去买胶卷和午餐食品。

秋风微凉,天空湛蓝深远,大海辽阔无边;碧绿的海浪撞击着暗黑色的礁石,浪花飞溅与海鸥争相欢鸣,洁白的身影起伏跌宕,似乎想触摸海鸥的翅膀。

六个年轻人行走在环绕海湾的崖畔的山路上,欣赏着秋色渐浓的山体,眺望着无限伸展的海平面,心胸开阔清朗。

因为不是星期天,游人稀少,好不容易遇到一对会照相的年轻人,请人家帮忙,以大海为背景,照了一张合影。

董小军前排居中,肩挎吉他做弹琴状,关小云和伍艳丽左右相伴;后排王萍居中,一袭米色风衣风度袭人,柳晓楠于智勇左右相拥。

这张用傻瓜相机拍照出来的四寸彩色照片,拍摄效果难以和带光圈焦距的相机相比拟,却记录下一段不分城乡的青春的交融,给他们带来一生难忘的,或美好或痛苦的各自不同的记忆。

拐过山角,前面是一个小渔港,停泊着十几艘木质渔船。好像刚出海归来,甲板上满满堆放着小孩拳头般大小的毛蚶,渔人们正在卸船。

一条巨石砌筑的拦波堤,横亘在渔港的入口处,平坦的拦波堤上,便是董小军所说的最佳钓点。背风,阳光充沛,渔港内风平浪静,外海无边无涯波澜不惊,的确是钓鱼的好地点。

于智勇手持相机,带着三个女生四处拍照,董小军和柳晓楠站在堤坝上抛钩钓鱼。

大海里抛钓跟柳晓楠为谷雨钓老鳖的方法如出一辙,只不过鱼线更长,铅坠子更沉。一手在头顶抡起鱼线,借着惯性将铅坠抛出。

铅坠拖着鱼线划出一道弧线,飞出几十米远,带着一串五六个鱼钩沉入海底。

董小军倾向于在渔港内抛钩,渔港内食物丰富,没有暗流,鱼群聚集但个头不大。

柳晓楠更喜欢向外海抛钩,水深流急海面开阔,波浪连绵不息,具有充足的发挥空间和想象空间。

他所要追求的不是数量,而是大鱼挣扎的力度和惊喜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