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父亲的土地母亲的河> 第三十九章 漂泊的日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漂泊的日子(4 / 4)

倒是父亲懂得女婿的不易,每天晚上都要拖着丈夫喝几盅,翁婿俩边喝边唠,其乐融融。

半年后,王艾青弟弟有了对象,她和丈夫不能再赖在父母家里,得出去自己找房子了。住房普遍紧张,一家几代人挤在一套房子里的比比皆是,在城里租到房子难上加难。

只能到城乡结合部去寻觅,还得离通勤车站点较近的,以满足她上下班安全便利的要求。

因为种种原因先后搬了几次家,家成了虚无缥缈的概念。好在父母心疼外孙,留在自己身边照料,不许外孙跟着他俩四处流浪。

她和丈夫感激父母和弟弟,不然,儿子上学就是个大问题,生活会更加混乱无序。

土地承包后,小山村成了他们的后勤基地,粮油肉蛋源源不断地送来,贴补了部分家庭开支。“五一”“十一”农忙的时候,她和丈夫也会利用假期回去帮着干几天农活。

他们的家,在城市与乡村间游荡。

不过,凡事都要往好处想,想着想着就能看到希望。王艾青当上了生产能手标兵,当上了班组长,工资比别人多涨了一级,二十多块钱哪;丈夫扛了几年大包当上了货车司机,虽然还是临时工,可也比当年开拖拉机神气多了。

丈夫干着两份工作,开车的同时还要顶替一名装卸工。王艾青担心丈夫累着,钱够花就行,不用那么拼命。

丈夫有他自己的理由:现在不用粮本都能买到议价粮油,说不定哪天不看户口就能买到议价房子。到时一定要给她和儿子买上一套大房子,到时一定要重新登记复婚。

王艾青没有讥笑丈夫痴心妄想异想天开,这也是她生活的动力和源泉。夫妻俩浪迹于城市的边缘,怀揣着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梦想,为着那个梦想一点一点地积蓄着力量。

二十二点半,闹钟准时响铃,王艾青和丈夫同时醒来。丈夫骑上自行车送她到通勤车站点,前车筐里竖着放上一根一米来长、一头细一头粗的槐木洋镐把,一头搭在肩膀上,为的是用起来方便顺手。

这根洋镐把陪伴了他们几年,中班接她下班,夜班送她上班,一次也没用上。

昏黄的路灯下,图谋不轨的人,看到那根招牌一样的工具兼武器和它的主人,恐怕都得掂量掂量。

到了通勤车站点,王艾青上了通勤车,丈夫才掉头离开。

夜行班车行驶在灯火明亮的城市街道上,王艾青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还亮着灯光的窗户,心想着明天早晨下夜班,该回父母家看看儿子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