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父亲的土地母亲的河> 第三十九章 漂泊的日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漂泊的日子(3 / 4)

丈夫没有住下,站着说了几句话就走,说是赶夜间火车明天早晨就能到家,大队正需要他和拖拉机。

她没有强留丈夫哪怕住上一宿,她明白这是丈夫借此表明决绝的态度。她送丈夫到火车站,警告他,她不在的日子里,不准找别的女人。

回城后,王艾青和儿子暂住在父母家。四十几平的房子,两个小房间,弟弟在父母的房间里加了一张小床,把另一个小房间让给她和儿子。

不久,王艾青有了工作,分配到了滨城纺织厂,成为一名挡车工。没想到,张仕钥也在纺织厂工作,同一车间同一班组,是一名保全工。前后回城相差不到一年,张仕钥已经有了女朋友,见面时便有了羞愧之色。

第一个月拿到工资,王艾青趁着下夜班,抱着儿子坐上火车,傍晚前赶回小山村,回到她生活了五年的农村的家。

家中的一切都还保持着原样,她劳动时的照片和获得的奖状依旧挂在墙上,只是丈夫被痛苦和思念折磨得瘦了一圈。

当着公公婆婆小姑子和左邻右舍的面,她紧紧抱着丈夫痛哭流涕,哭得比离开小山村时还要伤心。一个多月来,她又何尝不夜夜思念着丈夫,独自咀嚼着离散的哀伤?

住上一个晚上,吃过午饭后,王艾青抱着儿子往回赶,天黑时返回滨城。下夜班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两天里往返了三百多公里,实在过于疲劳。她早早地躺下睡觉休息,第二天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紧张工作。

就这样来来回回地跑了大半年,疲惫且快乐着,只有节假日可以多住上几天,尽情享受夫妻团圆的短暂幸福时光。

父母见王艾青实在割舍不下农村的丈夫,下了狠心对她说:“把你男人领回家来吧,走一步算一步,路都是人闯出来的。”

王艾青提前给丈夫写了信,信中“恐吓”到,你要是忍心让我这样奔波一辈子,你就窝在小山沟里别出来。

丈夫也是被王艾青的执着所感动,主动来到滨城跟她团聚。家是圆满了,生活中的困难无处不在。因为牵涉到福利分房等相关待遇,她和丈夫不可能复婚,只能“非法同居”。

厂里比她年龄大工龄长没房住的人大有人在,论资排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分到房子,一家三口长期挤在父母家里,也不是长久之计。

父亲是码头工人,给她的丈夫在码头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过去叫扛大包,现在叫装卸工,又脏又累凭的是力气。丈夫饭量大,她和儿子两个人的口粮都不够他一个人吃的,她只能额外去买议价粮油。

生活中的困难都好克服,难的是如何照顾到丈夫的自尊心。王艾青知道农村的一些习俗,住在老丈人家等同于是上门女婿,意味着男人没有能力撑起一个家,人前人后很难抬起头来。

她用笑声和温存来调剂丈夫的情绪,生怕丈夫心生郁闷,跟家里人闹出不愉快。好在丈夫生性乐观,也能理解她的苦衷,总是带着笑脸走进家门,从来不念叨工作有多苦有多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