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接着一声,往常才起的日子,今儿饭菜已经做好,该吃饭了。
村子里家家户户,锅碗瓢盆大人孩子的,也都热闹起来。
今儿老刘家最后一天宴客,怎么说,都是不能错过的。要赶早,赶早过去,吃的喝的占上一席。
因为这,许多人家这三天一早是不做饭的,都是起来收拾一通,然后就赶到老刘家,去大吃一顿。
听着村子里一通热闹,益哥也起了,家里狗子院子里跑开了,这会喂了鸡,益哥拿着扫帚在扫院子,福福和苗苗两个,就家里放饭桌,拿碗筷,吃口饭垫垫肚子。
苗苗热了昨晚的地瓜,还有三片年糕,又咸菜缸子里夹了咸菜,再把上院德正家大娘带来咸口花生米,虽没剩下多少,也都端了上去。
昨个那只烧鸡,也还剩了点,就都端了上来。
锅底,苗苗熬了清粥,是小米粥,一人一大碗,热乎乎的虽然米粒不多,但喝一口胃实在暖暖的,清清淡淡,好吃的很。
就这会工夫,房前屋后福福就听见驴车吱吱扭扭走动的声音,出门了,一大早,过去老刘家了。
他们却是不着慌。
婶子和上院还没来人催,刚饭前院子里瞧了眼,两家烟囱也是生了火,该是都在准备早饭,却是不着忙的。
再说,昨个杏枝姐说了,说是等他们今儿过去,是有人等着的。
头一天,就有专门吃饭的地方,厅子虽不大,但一应吃喝伺候的实在周全,也不用外头抢席面,更有茶水零食不断,这么一想,福福又稍微轻松了些。
知道有好吃的,一早也就垫垫肚子,却也都不多吃。
喝了粥,吃了几口咸菜,热的年糕吃了,剩下的地瓜,福福挑了个小的,拿在手里,慢吞吞的一口接一口咬着,看着饭桌前的苗苗和益哥。
两人,却是一直在门头吃。
喝了粥、吃了年糕,那地瓜,一个接一个往饱了吃,福福实在没忍住,把两人手上的地瓜拿了过来,放在大碗里,不让他们吃了,见他俩还纳闷,齐齐的看过来,福福就笑着摇头,“一早啊,吃一口垫垫肚子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