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虽然对外张鲁是汉中郡守,但在内,张鲁并不叫郡守,而是被称为君师。
汉末的道教教派主要分为三派,分别是于吉、张角为首的太平道,如甘始这样分散各地的黄老道,以及在巴蜀的正一道。
正一道始祖是张陵,又名张道陵,正一取的是正一盟威之意,因为教主又称天师,故而又名天师道。
张鲁是张陵的孙子,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五斗米教的教主,他是正一道的教主,五斗米道其实是正一道的分支,由张修所创,因为张修给人治病的时候,如果病人好了,无论穷富都只收五斗米,故而被称为五斗米师。
什么?你问那没治好的人怎么办?
大胆妖孽!居然问这样的问题,这种人一看就是信的不够深,病才好不了!
张鲁所掌的正一道和张修所掌的五斗米教,从关系上类似于金老爷子笔下的明教和天鹰教。
张鲁年少丧父,其母依靠刘璋为张鲁博得了官方的支持,然后和张修一同率兵攻伐了原汉中太守苏固。
但因为张修的五斗米道在正一道中势力越来越大,加上张修官职本就比张鲁高,使得张鲁母子对张修极为忌惮,张鲁之母便说服刘璋,纵容张鲁杀死了张修,吞并了五斗米道。
但五斗米道有太多的信众,即使张鲁是正一道教主也不敢直接取缔,干脆反客为主,张鲁自任为五斗米道教主,在汉中建立了教政合一的政权。
张角都没做成的事情,倒是被这个后辈给做成了。
正一道本就和太平道的三十六方一样,有二十四治,为首的被称为都功,张鲁延续过去的做法,在汉中各地分设治头大祭酒,并不按大汉制度设置县吏,因此你在汉中郡县,根本找不到县衙,只能找到祭酒府,张鲁还自制都功印给这些大祭酒,使得汉中不认汉朝官印,只认这些都攻印,可谓是完全独立于汉制之外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二十四治中,张鲁做为教主,自领正一道起家的阳平治,其印便是阳平治都功印,这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天师印,在后世的正一道的各种法事、科仪中,都会用到仿制的此印,用来盖在符箓等需要和鬼神沟通的纸张上。
张氏也凭借此印和张陵传下的天师剑,世代为正一道天师,和曲阜孔氏一同成为了华夏唯二的千年世家,直到草头将军急匆匆带着第六十三代天师胜利转进,使得他没带上天师剑和天师印,大陆这边又烟火不旺,并无男嗣,自此天师府宣布天师一职停止世袭,正应了龙虎山千年民谣“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也和了不可满道家八八六十四爻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