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啊,杀明狗啊!”
王平口以西十里,大寒岭脚下,千人台前的清水涧中。
一股后金兵正蜂拥而出,向驻扎在千人台的明军冲杀出来。
本来还军容齐整的明军,见状不由吓了一大跳,不由军心动摇。
原来这明军虽然是蓟辽精锐,奈何经过多番失败以后,早已经粮草不济、人心浮动,士卒毫无战心。
“有胆敢后退者,斩;有胆敢喧哗者,斩;斩首一级,赏银二十两!”就在这时,蓟辽督师丁魁楚大声喝道。
在诸多蓟辽督师之中,丁魁楚只算得上中规中矩。
然而,就算中规中矩,借助王平口一带的地形打这种防守仗也足够了。
原来从合河口、天津关和齐家庄三处东出,正是通往京师的京西道。
这三处道路先是相汇于雁翅村,然后沿着桑干河,也即是后世永定河一路向东,最终抵达王平口,进而一分为三,即:庞潭道、卢潭道和玉河道。
其中那卢潭道和玉河道正通往京师的阜成门,而庞潭道则通往京师的广安门。
故而,这丁魁楚若想堵住后金兵东进,必须把其堵在王平口一带。
而从王平口往西,便是大名鼎鼎的“十里八桥”。
所谓“十里八桥”,顾名思义,亦即从大寒岭至王平口之间的十里路程内依次分布着八座桥,分别是千人台老桥、庄户小桥、落阳桥、鳌鱼桥、福隆桥、金锁桥、黑虎桥和玉成桥。
而在这八座桥之中,从西往东数第一座便是这千人台老桥。
千人台,又叫千军台,乃是清水涧北侧的一面台地,据闻能屯兵千人,故而称之为千人台,正扼住后金兵从清水涧前往王平口一带的交通要道。
那丁魁楚抵达王平口以后,担心明军一触即溃,无法完成任务。
他便留蓟镇总兵吴国俊统领人马,层层布防,自率千人抵达这千人台,建立防御后金兵的第一道防线。
蓟辽边军身为抵抗后金的第一线,自然有几分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