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殿试后会举行‘释褐’仪式,发放全套进士服装。
故而为了节约起见,会试后便没有再发贡士服。中式的举子仍穿着原先的服色上殿。
不过礼部会提供应试的笔墨镇纸等物,举子们只消空手赴考即可,无需再携带考篮入场了。
待六人来到堂上,又像往常一般,拜过了孔子、太祖和师父,赵昊便为他们戴上了簇新的儒巾。
不过殿试并不会落第,因此也没就讨那个口彩。
三月里的北京夜里还是挺凉的,赵昊又让人给他们加了披风,然后众人簇拥着六位举人来到大门外。
一溜小轿早就候在那里,还有打着火把、提着灯笼的蔡家巷汉子头前开路。
只见那灯笼上写着‘奉旨殿试’,足足六盏之多。这是昨日从礼部领回来的。
到了殿试环节,赵昊已经不是很着紧了。反正又不会落第。
何况弟子们的底子本来就好,又经过自己强力辅导,名次应该不会差吧?
至于老爹,反正也不指着他了,爱考第几考第几吧……
于是赵昊只送到胡同口,就转回家补觉去了。
春天可是长身体的时候啊,要保证充足睡眠。
~~
轿夫们抬着六顶小轿到了东江米巷,六名贡士便下了轿子,一人打一盏灯笼,步行往西走去。
待到了大明门前,依然是满天星斗,但‘奉旨殿试’的灯笼,已经汇集了一两百盏。
虽然昨日培训时,那位郎中反复强调过,要在宫门外保持安静。
但兴奋的中式举子们,还是忍不住互相寒暄,彼此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