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读书人一点儿都不含蓄。
不过正是这种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的读书人,才让将领们感到亲切。
弯弯绕绕、满腹阴谋算计的读书人,咱们恨不得见到一个就剁翻一个。
杜英则笑着说道:
“言之有理,那就委屈先生暂时为军中参谋。”
“久仰参谋司之大名,能位列其中,实乃荣幸。”权翼赶忙一拱手。
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和很多关中将士们交谈过,自是知道,参谋司看上去是杜英的谋士团体,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培养关中骨干官吏的培训班,基本上从参谋司走出来的,无论好坏,都能位列关中重要位置之上,最次也是州郡县令。
现在的关中,加起来也没有多少县,而且随着杜英推动各地之间的贸易建设,因此原本可能封闭穷困的县城,现在都摇身一变,变成了整个关中商贸道路上一个个闪光的节点。
站在长安四顾,这些州郡县城串联起来的商路,就像是一条条玉带,连接着四面八方。
不是汇集关中之财富于一城而营造盛世之假象,而是真正带动整个关中的富裕繁荣,这也是权翼认为关中新政真切可行的原因。
关中百姓都能够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自然也就更愿意拥戴都督府的统治,内部矛盾的减少也就让都督府有更多的余力向外拓展。
这种主动的、没有后顾之忧的向外拓展,相比于江左为了转移内部矛盾而时不时的被迫北伐,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杜英打量着权翼,他不相信权翼若是什么都不了解的话,能坦然接受一个小小参谋的位置。
他越是接受的坦然,越是说明他在来的路上,甚至之前就对关中有很多的了解,并且认可关中的施政方式。
那此人就应该更能为关中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