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怎样的评价?
饶是王羲之很清楚自己在天下已经享有盛名,饶是他也知道凭借自己现在所取得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也是能做到的。
但仍然还是忍不住心中泛起波澜。
至于刚刚还露出揶揄神色的不少世家子弟,俨然如遭雷击。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没有什么旁征博引。
简简单单的两句诗,却似乎在之前的那两句的基础上,将气势再一次提高。
什么江南烟雨、曲苑回廊,柔肠百转、庭院深深,又如何比得过雪中送君去、望君天下知?
开口就是千里黄云,闭口便是天下识君。
“杜太守所言,过矣。”王羲之缓了一口气。
刹那间,他已经很清楚,杜英通过寥寥四句,所展现出来的胸襟气度,绝对不是现在的江左世家子弟所能比肩的。
此子,未来必然会成为江左大敌。
自东渡以来,江左各家所面临的明里暗中的强敌,也不在少数。
王敦、陶侃、桓温。
这些曾经或者现在掌控荆州的枭雄们,无一不曾给江左带来莫大的压力。
但是,王羲之此时已经很清楚,杜英和他们都不同。
生于北方、长于胡尘,他悲悯世人,而又立志于重整山河。
这是江南之人,所缺少的心思和想法。
突兀间,王羲之心中泛起来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