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三月里建川就是多雨时节,东方南北想到这过去的这几年这天路他走过无数遍了,不是一句勇气可嘉就能轻易赞赏的!
冷若寒说他大学毕业就回来了,因为这里有他的亲人,有他放不下的童年,他就是从这大山走出去的。
学成归来,他要为他的家乡尽一份力。
车子在泥泞尽头找了块空地停了下来,两个人把三大捆资料从车上搬了下来,冷若寒把提前准备好的背带拿出来准备把资料绑在背上。
他说延着小路爬上山,到峭壁脚下,也是花了一个小时。
只背了自己旅行包跟在冷若寒后面的东方南北也走成了泥人,鞋子裤腿上都裹满了泥巴。
一开始还只打算看看的她,觉得来路这么辛苦,怎么着也得待上个把月才行。
冷若寒客气的劝说她,毕竟这份苦头不是谁的能消受得了的。
可是她治愈式笑容,让冷若寒不能质疑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担心和钦佩。
在峭壁脚下冷若寒找了树枝给东方南北把鞋子上泥土剃干净了,说这样有助于爬竹梯。
抬头看去,一眼可以看见笔直的峭壁上依附着宽八十公分,高十公分的二十多节梯子。
冷若寒说这是进山唯一的一条路,老人小孩从来都是这么上下山的。
也出过事,一位四十岁的妈妈就从梯子上摔落下去当场就去世了。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维护这梯子,加固或者换掉松动的竹块。
好在那以后的十来年都没有再出过事故了,只是东方南北疑惑怎么没有人修一条相对平坦的路呢?是因为没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