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看袁珣对颍川如此熟悉,也是高兴,笑道:“正是陈家后人,今年一十九岁,名群,子长文。”
陈群?名人啊!
袁珣眼中一亮,陈群大名他如何不知道,虽然在演义中,陈群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可是在中国历史上,陈群可以说是大大的有名啊!东汉覆灭后,察举制因为种种弊病,已经影响了魏国的政治,在这种背景下,陈群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创立了九品中正制,这才缓和了魏国中央政权和士族矛盾,让后来的司马氏晋统一全国做了奠基。
来自现代的袁珣对九品中正制是很不以为然的,这种人才推举,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是袁珣最为厌恶的,而且九品中正制明明就是世家大族妥协,将人才推举的全力丢给世家,也可以说让朝廷彻底被世家把持。
可是在这种背景下,九品中正制的产生,不异于挽救了当时的魏国,这也是时代的限制,但不能说陈群这个人有问题啊,能够创立一种传承了近四百年的法度,说陈群是庸才,谁信啊?
“原来名满颍川的陈长文也有陶朱之才,让人佩服的紧。”袁珣一边吃了口菜,一边感叹道。
“长文,听到了么?”
就在袁珣感叹的时候,只听李旻抚掌笑着对门外喊了一声,便听门外一个清朗的声音道:“居然被行商第一人的袁少君称赞有陶朱之才,在下不慎惶恐。”
随着那笑声,又响起一个慵懒的声音:“人家行商贾可活数千流民百姓,功德无量,你陈长文行商贾,纯粹就是闲的发慌,给自己弄个喝酒的地方,人家袁少君不过是恭维与你,你可不要没有自知之明。”
少君乃是儒家读书人对世家公子的雅称,听称呼就知道发声的二人乃是读书之人。
少顷,便见门口一个身着青色直裾,头包缁撮逍遥巾的青年面带苦笑的走进来,青年浓眉大眼精神抖擞,一面走一面还往门外回头看。
果不其然,青年才进门没多久,一个身穿月白深衣,却坦胸露***上拿根树枝草草束了发髻,趿拉着一双满是尘土布鞋的青年也跟了进来,这青年长眉细目,生的倒也周正,这是这幅打扮极为邋遢,深衣之上还有酒渍,满脸胡茬,也不知几天没洗澡,进门一股酸臭扑面而来,让袁珣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
邋遢青年进了门,首先怂了怂鼻子,喜道:“嘿!果然是接待洛阳世家子,这酒都是上好的颍川杏儿香,好酒好酒,我这趟倒是来对了。”
先进门的青年苦笑着向李旻袁珣鞠了一躬,然后道:“颍川陈长文,见过府君,见过袁少君。”
袁珣笑道:“长文兄不必多礼,快快请坐,那位兄台也请坐。”
那邋遢青年闻言笑道:“世家子,你要请我喝酒么?”
袁珣点头道:“来即是客,几杯酒水有何不可,再说了这顿饭又不是我付钱。”
邋遢青年微微一愣,哈哈大笑着大咧咧坐在座位上,半响才指着袁珣说道:“你这世家子好挺有趣,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