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当时请来尼姑进入宫禁诵念佛书做功德,有一个尼姑上厕所,回来后,则悲泣不止,除了哭,人事不知。
连续昏迷了几天,等她醒来,问她为啥哭泣,竟啥也答不上来,她在厕中看到了什么?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街头巷尾,郭浩对此也很好奇,想要进宫调查,郭威不在还真不方便。
此时郭威还在邺城,得知郭浩回来了,他和赵匡胤都很高兴,想着这边也没仗可打,也就没急着叫他。
接连发生怪事,注定这是不平静的一年,可这些都不是郭浩担心的,他最担心的还是刘承佑到底什么时候动手!
……
朝廷里慌张了一段时间,好似又恢复了平静,郭浩还在等待,同时心里也有了答案。
李太后的弟弟李业,在刘知远时期就做大内财务总管,隐帝时很得信任。
正好有个宣徽使职务暂缺,刘承佑、太后,都暗示史弘肇,希望这个官职能给李业来做。
但史弘肇认为官员迁补,国家有制度,不能让外戚越过这个制度,最后居然没有让李业做成这个官。
而且太后有个旧友,他的儿子要求补个军职,本以为没什么问题,哪成想史弘肇竟然发怒斩了他。
宦官郭允明等人也很得隐帝喜欢,但是也因为执政的意见,很久没有升官,这一群人物对史弘肇等人怨气很重。
刘承佑喜欢听歌,有一次教坊使组织的演出不错,隐帝高兴,当场就每人给了赏赐。
教坊使觉着史弘肇厉害,得通报一下,就来向他表示得到赏赐很感谢什么什么的。
不料史弘肇大怒,对这几位负责演出的官员道:“我大汉为国征讨的健儿,还没有过人人受赏的记录呢!
你们一般戏子有什么功劳,敢当这份赏赐!”
说罢,将所有的赏赐一律没收,交还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