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宋缔> 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回还是不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回还是不回(2 / 3)

事实上朝臣们本就不赞同赵祯御驾亲征的行为。

但这时候唯一能顶住压力的只有作为宰执的范仲淹,他这一次罕见的站在了赵祯的这一边,并没有一道出自他以及中枢的奏疏。

赵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最少范仲淹以及六部尚书的相公们是支持自己的。

这一点在大宋历史上非常难得,即便是放眼整个华夏王朝也是极为少见。

当然赵祯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回去,在他看来,若是不能把萧挞里“接回”大宋,此次北伐就是失败的。

灭国的基本因素就是攻陷国都,毁其宗庙,擒其国君,现在上京城以及城中的皇宫都被大宋占领,只不过契丹的君王还在。

就是这一点也不算是北伐的成功,君王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国都和宗庙。

她萧挞里是契丹的精神领袖,只要有她在,哪里都能成为契丹的国都,契丹人也有再次站起来的可能。

而且她这次的北撤显然是有预谋,有准备的,赵祯心中清楚,萧挞里绝不会放弃,也不会听从自己的“善意的劝告”。

这个女人的执着实在是傻的可爱,以现在大宋的国力,怎么可能征服不了草原,这是自己从继位以来便开始的计划。

事情不是一样一样的做,而是可以同时进行。

四百万大军对临横府的征伐已经消耗太多的国力,这时候他们的任务便是开垦土地,今年的屯田,或是在草原上放牧,以维系大军的消耗。

当然与此同时也要遣散一部分士兵回朝,这四百万人几乎都是有家有室的男人,也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本来征召他们已经有了很多非议,要不是这次大军气贯长虹的拿下上京城,非议还会更多。

赵祯不打算退缩,他要在上京城坐镇指挥,无论是迁徙百姓的移民,还是继续以精锐北伐契丹人,这些都离不开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