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赵祯的老爹真宗皇帝,有能力,有机会,但唯独缺少魄力,缺少扼住命运喉咙的果断,于是澶渊之战再次功亏一篑。
可以说大宋开国之后的一手好牌被打的稀烂…………
于是那本应作为临时官制,保障朝局稳定的官制也就被理所当然的变成了祖宗之法,非等闲不能改变,且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这一切都是赵祯的猜测,但他觉得恐怕距离事实已经非常接近了。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能忍受一个冗长如同半废物般的朝廷,为了使国内的一切安定下来,不得不让它变成一个废物也就罢了,可绝不会永远让它成为一个废物。
为了维护大宋的权利永远集中在皇帝手中就要牺牲掉大宋王朝未来的发展?赵祯绝不会相信太组和太宗会如此愚蠢,归根结底的说,大宋如今的制度就是当初定下的临时制度。
太祖和太宗定然是准备好了随时抛弃他们的可能,只不过到了太宗后期以及真宗朝的时候,因为在军事上的逐步“衰退”而迫不得已的完善了。
赵祯认为在太宗当真的后期他已经不打算改变了,但却把机会留给了儿子,孙子以及后辈子孙,绝不会是文臣口中所谓的祖宗之法形成定例。
前世之君无法改变的东西,便留给后世君王去完成,这…………好像也是老赵家的家风!
迈步进入宝章殿的内间,从一大堆书卷之中抽出两卷,赵祯回到了前殿对赵旭道:“这便是朕今日留给你的课业,题目也很简单,只是静观,抄阅,大声朗读!”
赵旭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父皇今日的课业居然如此简单,毫不犹豫的便接过,但当他看到卷宗上的名字时,脸色变得震惊。
小心的指了指卷宗:“父皇,这要大声朗读?”
赵祯点了点头:“没错,大声朗读,并且要站在宣德门的御道内,乾宇殿之侧,不要觉得害臊,这是事实!”
赵旭的脸色颇为扭捏,最后只能躬身道了声:“儿臣遵旨!”便缓缓离开,走的时候步伐颇为挣扎,大有回身反驳的意思,但最终他还是拿着卷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