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第411章 连收两大名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1章 连收两大名将(3 / 5)

刘备登基后,又升魏延做了镇北将军。

刘备死后,建兴元年,封都亭侯。

建兴五年,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使。

建兴八年,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古人讲究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

其二:

魏延对蜀汉赤胆忠心,更是一个坚定的抗曹分子。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在刘备策封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之后的一次大会群臣的宴会上。

刘辩问:“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魏延答:“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曹操举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是要誓死保卫蜀汉,欲与曹魏抗争到底的赤胆忠心啊!

诸葛亮刚死,费袆告诉魏延准备撤军,魏延的回答更铁腕:“云何以一人之死而废天下事邪?”

刘备和关张马黄赵死后,诸葛亮的抗曹决心都未必有魏延坚定。

其三:

魏延此时并不具备造反的实力。

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亮制而不许。”

子午谷一计,魏延只要精兵五千,诸葛亮都不肯给。

诸葛亮临死,曾说:“令延断后,姜维次之;或延不从命,军便自发”。

显然,诸葛亮已经做好放弃魏延的打算,如果手上兵马多,才会给诸葛亮、蜀国带来危机。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是举倾国之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