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直接就不干了——如果不能从大明门进宫,这皇帝谁爱当谁当!”
徐阶这头正喝着解酒汤,差点笑喷了出来。
赵璜跟着嘿嘿一笑,摆手道:“这原来本是杨廷和择了人选,姿态摆足了等小皇帝进宫,结果皇上直接起了打道回府的心思,这不就倒转了吗!”
徐阶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也附和道:“倒成了一群人巴望着他做皇帝了。”
从被施舍者扭转成被祈求者,皇上少年时就好手腕啊。
“后来杨廷和被呛得直接告老还乡,他儿子杨慎就上来继续当官,”赵璜夹了两筷子肉,边吃边道:“可了不得!这杨慎在京中有个外号,叫‘无书不读’,单论才学考究,当今这位王大人真未必赢的了他。”
“那文臣应该颇为服气啊,”徐阶不解道:“前头有杨首辅的荫庇,后头自己也盛名无双,这杨大人应该是朝中最混得开的人吧。”
赵璜思索着过去的事情,又闷了两口酒,才慢慢道来。
嘉靖二年一共发生了两桩事。
第一桩是请皇上入宫,进哪个门那纠结了一通。
第二桩是定夺皇上能不能尊自家亲生父母为太上皇和太后。
文臣们执意让皇上认朱厚照的父母为亲爹亲妈,就这看似荒诞的事情愣是扯了一年多。
一年里,张璁桂萼因礼议文章被召入京,混的风生水起。
一年里,杨廷和终于被斗的心力交瘁,直接辞官回乡。
说到底,皇上只是借着礼议之名,强行完成了一场权力的交接而已。
“杨廷和一走,这杨慎接手了没闹腾完的事情,联合七十余位大臣联名上书。”赵璜摇着手指道:“上书了还不够,他纠集了两百多个大臣,全都跪左顺门那静坐,完事了还捶门大哭,闹到了当天的正午呢。”
徐阶怔了一刻,讷讷道:“这两百多个若是连坐……怕也有些难度啊。”
皇上那时候才十七,手头没几个稳固的臣子可用,若是把大半个朝廷的高官都折腾了……
“皇上就做了一件事。”赵璜坐直了,神情里毫无醉意:“打。”
打到服气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