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高承晦这是怎么了,这次居然想要对顾家下手。
这大概是活腻味了吧。
顾家是什么样的地位那自然是不用说了,莫说是权倾朝野的高丞相,就算是当今皇帝慕峯,那也是不能对高家有什么实质性的、致命性的打击,更何况他了。
就算是高承晦用尽毕生积蓄的人脉和权力,都不可能对顾家造成真正的伤害。
可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顾初安想不通,所有人都想不通。
高承晦利用户部来“揭发”顾临安在上税一事上作假牟利,然后利用现在刚掌权不久的刑部尚书来处理这件事,为什么他敢用刑部,这个根本不在他手里的势力,是因为刑部新上任的尚书叫严春,人如其姓,严春是个不苟言笑,并且十分严肃认真的人,在他手里的案子,根本不会有什么谋私的情况,绝对是秉公处理的。
这就是许大人举荐的人,当时许大人力荐严春,满朝文武无不惊讶,严春当时还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员,怎么可能一下子越这么多级,直接升为刑部尚书?
可是慕帝在数百份的举荐中,最后采用了许大人的推荐。
那是因为严春是真的非常正直,而且断案能力很好,不会偏私,不会做糊涂案,这是许大人推荐的折子上写的,慕帝经过多番调查之后,最终认定了严春。
这算是高承晦的一步险棋吧,当年他其实是很欣赏严春的才能的,但是严春那个性子,真的太耿介了,也太要强了,宁折不弯,这样的态度用在做事上不错,但是要是用在做人上,那大概就不行了。
所以后来高承晦并没有重用严春,但是也没让人阻碍他的发展。
这应该算是高承晦的高明之处。他不会拉拢这种正直得很的人,也不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他高承晦就会求教到他们手里,或者说要利用他们,不拉拢,不提携,反而不会让他们太过于反感,以后才好用这些人。
不多说严春,重点可不在严春这儿,重点在高承晦为什么想要和顾家作对。
顾家能有今日,那是多少代的心血,多少代的打拼,多少代人的生命才换来的?
一个奋斗了几十年的高家,也妄图在顾家面前翻出什么花来?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个道理谁不清楚?高承晦清楚,他手下人也清楚,可是高承晦就是要做,而且要把这件事做大、做绝,不给自己留后路,也不给他手下的人留后路。
为什么高承晦敢这么肆无忌惮地用他手下的人而不怕他们反水?那自然是因为高承晦手里攥着他们的命门,高承晦辉煌,才有他们的荣耀,这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相生相克的,他们不敢反水,高承晦也不敢轻易断送他们的命门。
高承晦拿他们来对付顾家,顾初安只想到了一个可能性,那就是高承晦觉得现在顾家的存在已经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高家的发展。
如果顾家继续这样下去,那么高家很有可能就会被逼到绝境,或许一点生路都没应,所以高承晦必须要先下手为强,先把顾家赶出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