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人报名参加比赛,时间上自然就出现了矛盾。
没办法,只好把时间向后延了两天。
90年代举办歌唱比赛海选的时候采用最多的方式还是录音带小样的评审制度。
腾达国中杯流行音乐大赛也是采用这样的海选方式。
由国中歌舞城聘请的海口市有名的音乐人组成了一个十人组的评审团对这些小样进行初选。
从报名之日起,所有报名参加比赛的歌手的录音带小样就汇集到了国中歌舞城。
三千盘录音带竟然装了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
评审团听这些录音带听得昏头胀脑,梁凉和罗鳞也被周安明叫来听这些小样。
这些录音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歌手用那种家庭用录音机录制的。
当时的条件所限,这些歌手送来的这些录音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自己录制的,用的就是那种家庭用录音机。
这种录音机的失真效果非常的大,你听到的声音都不敢确定就是歌手本人的声音,除了失真效果外杂音也是非常的大。
这种录音带送来的小样,除非歌手的嗓音非常有特点,否则几乎都是被直接淘汰的。
虽然会有很多明珠蒙尘,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像梁凉这种既是参赛选手却又被叫来审核这些小样的事情,正常情况这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
但是一个中等城市民间举办的歌唱比赛,不那么正规,也没什么奇怪。
但是梁凉并没有因为自己也是参赛选手就把有实力的歌手小样扔进垃圾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