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塞上的伴驾名单和以往差不多, 只是殷陶那天陪舒怡回娘家时候听马齐提了一嘴,原本康熙是打算是要带八贝勒出行的,后来八贝勒说想要祭奠良妃,向康熙请了恩旨留京。
又过了两天, 康熙召殷陶去乾清宫下那天留下的残局。
在下棋的过程当中, 殷陶敏感地感觉到康熙情绪有些不太对头。
综合马齐给出的信息和康熙的态度,殷陶觉得这回去塞外不会是一次多好的体验, 便跟舒怡商量, 这次出门府中谁都不带,让舒怡陪两个小的在家待着。
舒怡爽快地应了下来。
安安正好要到了约束一下的年纪, 弘晏也要认真读书,待在府上的确比出门更是安生一些。
提到两个孩子, 舒怡又对殷陶道:“今儿四嫂正好得闲, 便带着四哥家里的几个孩子过来咱们府上坐坐, 安安和弘晏带着他们几个去玩具屋了, 四嫂坐在这里喝茶时候,还说起了他们府上二格格的婚事。男方听说人生得文雅,也擅长诗赋, 还是四嫂娘家侄儿……”
说到这里, 舒怡顿了一顿,收起了方才羡慕满满的口气,略带惆怅道:“安安如今已经十二岁了,马上就要到了择婿的年纪。我不想叫她和五哥家里大格格似的,嫁到那么远的蒙古去。我们就这一个女儿,我是实在舍不得。”
“这事你不必太过着急。”殷陶对着妻子柔声安慰道:“安安要指婚也要再过个两三年, 我已经跟四哥打听好了, 等我得了机会, 求皇阿玛赏个恩典,跟四哥家中二格格一样留京便是。
= =
这次北上塞外,康熙选择的第一站仍然是蒙古科尔沁。
嫁到科尔沁的几个公主照例过来迎接康熙,十三的妹妹十公主也在其中。
十公主见殷陶只身一人,忍不住趁人少时候对他问道:“十二哥怎么没带安安过来?我家淳哥儿可一直都念着小姑娘呢。”
看着十公主殷切的眼神,殷陶突然就有了一点心虚:“下次一定。”
是夜,康熙宴请科尔沁的众多王公贵族,草原上一片歌舞升平。
宴席过半之时,有太监来报,说是八贝勒十分挂皇上,祭奠完了良妃后已经启程,在汤泉处等着万岁一同回京。为了表达自己不能跟在皇阿玛身旁伴驾的歉意,八贝勒还特地送来了两只海东青。
康熙心中有些不大想搭理,总觉得老八在所有蒙古王族面前如此表态,很有博孝顺的好名声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