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矿或金矿都以砂矿为主。在汞和金共生的砂矿床中,较为确切。
而铅为主的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上有绿石、下有锡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而上有绿石、下有赤铜也是实际情况的确切反映。
“山上有葱,下有银;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铜锡;山有宝玉,木旁枝皆下垂。”
这些记载,虽不一定完全和实际相符,但是他所指出的利用指示植物找矿的方向是对的,把地下的矿床和地表的植物联系起来。
山上出现的某种矿物和山下出现的另一种矿物,分别产于不同的地层或岩石中,既不同属于一个矿体,这仅仅是一种位置上的相对关系。
同时又用各种技术手段初步解决了井下通风、排水、提升和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
井下,矿工们又利用船形木盘等器具,进行重力选矿,以测定矿石的品位,决定采掘方向。他们十分准确地选择了断层接触带中矿体富集、品位高的地方进行开采。
一般是在地表沿矿脉露头开口后,就沿矿脉倾向由上而下进行斜井开采。矿井不规则,宽窄不一,呈弯曲的鼠穴式。垂直深度约八十米。
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髻是一种假髻,髻上所镶的金翠首饰各有严格的规定,非命妇不得使用。
高髻上插步摇首饰,髻后垂有一髾,后再度流行,成了广大妇女的主要发型。
步摇与步摇冠一般为妇女装饰,普通妇女除将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借用假髻的,其假髻较为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复杂。
后来梳这种发式逐渐减少,少数妇女模仿死于民族习俗,将发挽成单环或双环,高耸发顶,也有梳丫髻或螺髻。
继承中原风俗,民间妇女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向上,妇女发顶正中分出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这种髻式先流行于宫中,后普及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