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衣冠何渡>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丰年兴盗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丰年兴盗徒(2 / 3)

一般较厚重,而南北纸比汉纸稍薄,且有明显的帘纹。传统方式抄纸的活动帘床纸模抄造的。这类模具由竹帘及木床架两部分构成,再用两根边柱使二者紧贴在一起,可合可拆。

将二者合起时放纸浆中捞纸,滤水后将竹帘取下并将其上的湿纸置于木板上,再将二者合起重行捞纸,取下竹帘并将湿纸置于上次抄出的湿纸上。

如此重复,最后将叠在一起的湿纸压榨去水,再行干燥。

这种可拆卸的抄纸器的优越性在于用同一模具可连续抄造出千万张纸,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捞出的纸紧薄而匀细。

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正月的最后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有的操浆泛舟,有的临水宴乐,有的漂洗衣裙,据说这样做是为了消灾解厄。

发展到后来,消灾解厄的意义渐渐减弱,游水赏春反而成了人们的活动。

除用纸抄写经史子集书及公私文件外,佛教、道教的兴起也耗去大量纸。这时南北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都建立官私纸坊,就地取材造纸。

北方以长安、洛阳、山西、山东、河北等地为中心,生产麻纸、楮皮纸、桑皮纸。东晋南渡后,江南也发展了造纸生产,除本色纸外,还生产各种色纸,除使用单一原料外,有时还将树皮纤维与麻纤维原料混合制浆造纸。

反映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楮造纸的情况。但本文物中,绝大多数仍是麻纸。

施胶技术,早期施胶剂是植物淀粉剂,或刷在纸面上,或掺入纸浆中。这样处理可使纸增加对水透过性的阻挠能力,将纤维间毛细孔阻死,或改善纸浆悬浮性,那是最早的施胶纸。

纸的加工技术,较重要一项成就是表面涂布技术。这种技术是将白色矿物细粉用胶粘剂均匀涂刷在纸面,再以石亚光。这样既可增加纸表的白度、平滑度,又可减少透光度,使纸表紧密,吸墨性好。

将白粉碾细,放入水中成悬浮液,再与淀粉、水共煮,用排笔涂施于纸上,因为有刷痕,干燥后还要砑光。这类纸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纤维间有清晰可见的矿物粉晶粒。

一般情况下,如果纸只一面书写,则作单面涂布,而背面仍是原纸。

夏历的五月五日,飞舟竞渡是端五节中的一个传统习俗,同样还有食粽子的习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