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叉”手八下,在李隆基阶下站定,开口吟道:
“丙子千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兄当。”(736年是丙子鼠年。)
噗!
所有人巨汗,上来还先整一段开场白……
而且我们怎么也看不出你现在是“大醉”的啊!
而且现在才晚上,还没“达旦”呢!
李隆基倒是听得很认真,连连点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便是苏轼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了!
上片望月,既有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雅量高致——自带仙气,令人心旷神怡!
大殿内众人无不收心敛神,为之一振!
简直迎面吹来一股冷气,使人舒爽!
人间尚有此等绝妙好词!
而且苏轼写“不胜寒”,实则便是用到了与李隆基相关的典故:
《明皇杂录》中说: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