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城的梧桐沿着街边延伸。
路过车展的场地,这时候车展已经闭馆了,但车展会场外,还停着许多未开走的车。
“唉,我们办杂志,一年盈利还不如这一辆车贵”,隋骏突然感叹道,“难啊”。
“没这么低吧,老隋”,陶树波笑道。
“这几年就这样,一窝蜂去办杂志,竞争激烈,我们做的又是鸡汤文学,没什么竞争力,就靠着卖书号活着呗”,隋骏咧咧嘴,“一年也就盈利个百来万吧,这能在沪城干什么?”
杂志社有赚的多的,可能一年能到千万,但是更多的是收支平衡,或者稍微亏损盈利。
卖书号的讲究就多一些了,自费出书不叫卖书号,在杂志社也不想管你这书的时候,你把这东西买回去,印刷之类都自己搞,才叫卖书号。
“呃”,李江河正好拿出车钥匙,指了指不远处的大切诺基,“要不我开车送你们回去?”
“你这.......”,隋骏看看这辆看还挺新的大车,一时嘴贱,“你这车看着有力量感,多少钱的?”
“啊,百来万吧”,李江河还有点不好意思,急忙解释道:“不是我的,是我朋友的,借给我开。”
大切诺基差不多五十万起价,高配能有个一百二、三十万吧,武时清买的自然是高配了。
“这......不好吧?”,隋骏也有点尴尬,疑惑自己刚才怎么就嘴贱问了一句呢。
“没事,反正也没什么干的”,李江河挠挠头。
“老隋,别客气了,体验体验你们杂志社一年盈利才能买的车”,陶树波觉得挺好玩。
“我那就是随口一说”,隋骏脱离了刚才的尴尬,“那就谢谢江河了。”
“别客气,来吧”,李江河招呼两个人上车。
先到地方的是隋骏,李江河又拉着陶树波去找他们报社给订的宾馆。
“师兄,你觉得我想要搞个出版社,能不能把隋骏拉过来”,李江河手把着方向盘,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