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子有一支兵,八千余人,目的就是咱们红巾军!依照他们速度,离咱们还有三日路程就能打到咱们这!”
“鞑子?”
这附近的地盘,如今都是朱重八的,就连远一些的,也有一些明教的教众在传播思想,这种情况下,这些元人为什么舍近求远跑到...
等等——
沈奈和朱重八异口同声:“这只兵马的领队之人叫什么名字?”
斥候被这么一问,突然傻了一下。
“骷、绔、库库特木耳?这个鞑子的将军名字好像是这个音。”
斥候想起来:“有个咱们汉人的名字,叫做王保保!”
朱重八哈哈笑了起来,纠正:“没错的话,是库库特穆尔吧,他离咱们红巾军那么远,也不怕死在路上谁手里。”
“来人,去把那个地牢里面的鞑子小郡主带出来。”
如今聚在这一处的,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吃了许多苦头的,更有一部分是朱重八从农户流民当中挑出来培养的自己人。
有人戏道:“养了大半年,吃白饭的终于有了个用处...”
商议的事情拐了个弯,活络气氛之后,又拐回了刚才他们讨论的问题,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打下集庆,且这一回,还需要考虑越来越近的王保保的兵马。
在大元京都,汝阳王府可谓是气氛低迷。
赵敏已经几个月没有回来了。
之前她也有过出门去做事久久未回的,但这一回,小王爷领兵对起义的汉人发起攻势,这其中原因是有寄信告知其父汝阳王的。
赵敏偏爱武林高手,年纪虽小,可王府之中,大半高手平日里都是由赵敏号令。这样一来,王保保在前方带着兵马,接到信的汝阳王府中,汝阳王则把所有高手都派出去了。
鹿杖客、鹤笔翁不提,连一向和其他人不太合群的苦头陀也在其中。
汝阳王看着众多高手运轻功离去的背影,脸色黑沉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