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婵俏脸微酡道:“梅少问错人啦!飞蝉虽然到了江州,却连庾大将军阵前小卒都算不上。你放着亲临战阵的第五兄不问,偏来问我是何居心?”
第五麋替她解围道:“亲临战阵说不上,我们只是做了回鱼饵,把长河帮轰回大河去而已。真正运筹帷幄的是庾大将军和宋先生。”
杨朝宗好奇问道:“宋先生?”
谢飞婵道:“可不是?宋承欢并无官身,这次参与太宁之战也只是客卿身份,暂领淮西州军务。”
梅鹤图颔首道:“经此一役,宋承欢身价百倍,立成太阴新贵。”
第五麋淡然道:“人家未必稀罕。”
敲门声起,谢飞婵喜道:“来了!”说完亲自起身开门。
门口一位颀长青衣女子盈盈而立,脸上带着恬淡笑容。五官生得并不精致,分开看无一是处,凑在一起却给人一种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感觉,看上去无比舒服,且是越看越耐看。奇怪的是她头上结的是类似于道门的发髻,一根墨玉簪子横贯其上。
谢飞婵一把拉她进房道:“用不用我介绍?”
四人全部起身,梅鹤图欣然道:“若猜的不错,这位定是临安城最受欢迎的妙清真人了?”
第五麋眼睛一亮,女冠甄妙清?
谢飞婵得意的瞥他一眼道:“算你有眼光!”
甄妙清微微稽首道:“真人不敢当!叫我妙清就好。”
又是一番介绍,甄妙清欣然入座。
四男两女,气氛甜而不腻,话题自然离不开即将到来的临安“祝捷大会”和必定会在此期间争芳斗艳的薛涛与淳于丹青。
让杨朝宗意想不到的是甄妙清除了装束不似女道士,百无禁忌,谈吐饮食均是荤素皆宜,却媚而不俗,很有烟火气。而她竟然还是丹阳乾元宫大真人陆清虚的记名弟子。
紫阳镇祈福法会对太宁之战究竟有何助益谁也说不清,但法会后不久太阴大破宁晷南征军却是事实,在太阴本就相当受待见的道教更加水涨船高。梅鹤图说的最受欢迎倒不完全是一句客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