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人。
这是云浩他们最后选出来的具有培养价值的弟子数量。
云浩虽然叫的凶,但收徒这种事还是要谨慎的,不能一股脑的全划拉到身边。
教育对学生来说的成本很高,对教师来说,其要付出的成本更高,特别是在老师的数量极少的时候。
不过那些淘汰的人云浩也没打算放过,把他们一股脑的塞到了南海学院,建立了一个新的班级,由周元亲自教导他们。
这些人能被选出来送到云家来,都是些高智商的家伙,这么好的优质生源到哪里找去?云浩自然不能放过。
无论是什么时候,知识的传播不仅要依靠头部精英人才的领航,还需要大量的中高级人才来进行基础的辅助。
这些新进弟子加上原来的七十多个弟子,教这一百多个学生基本就到了云浩四人的极限。
八十五人中,云浩只挑了十七个收做弟子,把自己的弟子队伍扩大到整一百人。
根据弟子们的资质和兴趣,剩下的六十八人分为三组。
人数最多的一组有四十八人,多是官员勋贵子弟,他们拜入刘建国门下。
刘建国之所以收这四十八人主要还是照顾他们长辈们的情绪。
刘建国和几年前的云浩很像,看着要比云家三岁的龙凤胎更靠谱一点。
第二组有十二人,全是些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她们拜入云秀泽门下。
这个时代虽不像程朱理学横行的明清,可男女大防还是有讲究的,不能太随意。
在大唐除了云浩公开收过几个女弟子并亲自教导以外,其他人即便收女子为徒也多由家中的女眷代为教导。
云家不在乎男女之别,不但表其他人也能接受,云浩四人还是要注意一些的。
剩下的八人拜入云涛门下。
云涛对自己只收到十个弟子耿耿于怀,缠着云浩不放,要云浩匀几个弟子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