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魔头的一席话在南洋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消息传到长安,那些道学先生们的意外的没有出来占领道德制高点,只是给李二写了一些不疼不痒的奏疏,劝导皇帝要有仁德。
李二也很奇怪朝中的平静,这明显不正常,直到看到最新一期的《大唐风华》上的消息,他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
道学先生们之所以没有在南洋的事情上抓着皇帝不放,是因为云家人又搞出了大动静,这些人根本没有心思关心皇帝领地里的那些破事,把火力集中向了云家崽。
云浩憋了两年的大招终于放了出来——公开否定四民论!
《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按「士商工农」划分:「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
但有学者认为这个次序并无隐含社会高低之义,云家人认可的四民便是如此。
四民本就是一个对各个职业人口的笼统划分,只不过长期以来被儒家和皇权曲解其意,才成了社会阶层的代指。
这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解释有利于皇权,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着儒家的地位。
官本位思想便是起源与此。
四民论对生产力低下时期的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严重限制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上升通道的通畅。
云家人要的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自是要打破这种定式思维。
工、商的地位一直都不高,商人的地位实际上并不算垫底,因为不管是什么时候,商业行为都不可能消失,工匠的地位看似在商人之上,事实却是绝大多数工匠的处境堪忧,历代对工匠的态度就是把他们当做廉价劳动力来使用的,包括大唐的番匠制度和高句丽的匠奴制都是如此。
工匠的地位低下,受到的剥削比农民更严重,严重挫伤了工匠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云家人要推广工业化的阻力大部分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