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折子是神都衙的一个小官,绕过尚书省,通过内卫,直接递到陛下手里的。
一般而言,四品以上的官员,有资格直接递奏章给陛下,四品之下,奏章都是先递交尚书省,若有必要,尚书省才会递交皇帝。
但也有些官员,会投机取巧,透过种种方式,直接递折子给陛下,希望得到陛下赏识,进而走上官场捷径,一步登天,青云直上。
这封折子中写的,是希望朝廷废除大周律中以银代罪的方式,这件事情,偶尔还是会有官员在朝堂上提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毕竟,对于朝堂上大部分人来说,此律,都对他们有益,一部分就算是赞同废除,但考虑到自己利益,也会保持沉默。
御史台的几名官员首先站出来。
“启奏陛下,臣以为,以银代罪之法,助长不正之风,早就当废。”
“臣附议,触犯律法,只是用银两就能免罪,律法威严何在?”
“若是此法能废,民心必定更加凝聚,于国有利……”
……
这条议题提出之后,当即便有数名官员站出来,表示了赞同。
不多时,有一名户部官员站出来,说道:“国库的一部分进项,便是来源于代罪之银,若是废除,恐怕国库会有所吃紧……”
最早站出来那官员道:“魏大人难得不觉得,以银代罪,会让朝廷失了民心?”
那户部官员倒也没有否认,说道:“此法虽然有失部分民心,但推行这么多年,朝政也一直安稳,治国并非断案,不能单纯以是非黑白论之,须得从中取一个均衡,若是国库每年进项少了这部分,皇城官衙的修缮费用,各位大人的俸禄,下拨各郡的赈灾费用,又从何处来呢?”
那官员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这时,又有一名礼部官员站出来,说道:“代罪银之制,是先帝在时创立,后经数次修改,已经将大部分重罪排除在外,既保证了民心,又增加了国库的进项,几位大人莫非觉得,你们比先帝更圣明?”
此言一出,刚才赞同的几名官员,立刻哑口无声。
户部那官员的理由,他们还可以反驳反驳,这礼部郎中的话,谁敢反驳?
就算是帘幕背后那位,也不能说她比先帝更加圣明,更何况是他们这些臣子,谁敢承认,就是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