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山景城,边学道和祝德贞谈过合作拍一些东西的想法,后来两人通过电话确定后续事宜——祝德贞出钱,边学道出人,拍摄一部纪录片。
在纪录片主题选择上,两人出现了分歧。
祝德贞想拍匠人技艺和精神,边学道认真思考后,认为这个主题专业性太强,拍好不易,而一旦出现低级失误会让整部片子失去价值。
所以两人反复沟通后,决定拍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录片。
相比匠人精神,环境保护的发挥空间和可操作性就强太多了,而且只要主旨不跑偏,基本不会遭人诟病。
确定拍摄主题后,边学道想到了想要当旅行摄影师的童超。
论拍摄技术,童超肯定不能跟有道传媒旗下的一流摄影师比,可从给童超找点感兴趣的事做的角度出发,这次拍纪录片是个好机会——让童超走出房间,让童超重新融入人群,让童超在完成夏宁生前愿望的路上慢慢忘掉夏宁。
至于花费,别说一个童超,就是一百个,边学道也支付得起。
接到边学道的电话后童超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
他知道边学道是一片好心,他更知道让边学道这种大忙人特意花心思想着并亲自打电话是多么重的情义,所以他辞别父母,带着一个包和夏宁留下的照相机去了燕京,加入刚组建的拍摄团队。
整个拍摄团队一共26个人,其中只有三个人是祝德贞派来的,其余23人都是有道这边的,正因此边学道对童超的近况了如指掌。
菜全做好端上桌,七大一小八个人入座,一起动筷子,逐个尝菜。
杨浩的厨艺依旧让人惊喜,边学道则因为太久不下厨手艺有点退步。
吃饭时,大家极有默契地不谈工作,只围绕生活和居家聊天,于是话题很自然地转移到杨浩和蒋楠楠什么时候结婚上。
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和杨浩,蒋楠楠大大方方地说:“下半年装修房子,加上筹备婚礼,最快也得明年五一。”
“装修?”李薰一边喂李乐阳饭一边说:“找设计师了吗?”
“还没。”蒋楠楠用公共筷子帮身旁的徐尚秀夹了两块鱼肉,说:“大家吃鱼啊,现在吃口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