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像《中华好声音》这样的新节目,边学道个人的信心和有道内部的信心在广告商眼中都是营销策略,人家根本不当真。
因此,当廖蓼拿着5000万冠名费的报价跟广告商谈合作时,对方根本考虑都不考虑,直接走人——开玩笑,得人傻钱多成什么样才会拿5000万去豪赌一个未经市场验证前途未卜的新节目?
广告谈的太过艰难,廖蓼几次找边学道沟通,最终把冠名费降到2500万。
2500万是边学道的心理底线价位,觉得自己“吃了大亏”的他明确告诉廖蓼:“这个价,一分不降,没人冠名,咱们自己冠名。”
然后……
Kki就成了《中华好声音》的独家冠名商,有道IDc成了《中华好声音》的特约赞助商。
这事在第一期开播前几天成为小范围内的一个笑话,几天后,再没人觉得这是个笑话了。
《中华好声音》第三期播出后,有道放出话:“可以转让《中华好声音》第一季的冠名权和特约赞助权。”
中途转让冠名权?
还有这种操作?
还特么真有人这么操作!
好吧,有道说可以转让就是可以转让。
这个节骨眼,东星的李锐刚被猪油蒙了心才会跟边学道唱反调,再者说了,有道传媒的廖蓼已经亲自打了电话来,意思只有一个——转让冠名特约权增加的收益两家按协议比例分配。
李锐刚听了,直截了当地回复:“东星没有意见。”
于是……
在播出三期后,《中华好声音》的最新广告报价单出炉了。
15秒硬广从13万涨至130万!
特约播出权从1000万飙升至8000万!